8月26日下午,“活力中国调研行”湖北采访团走进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——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博物馆配资之家官网,从睡虎地秦简中探寻现代法律渊源。
1975年,云梦睡虎地秦简出土。这批1155枚、近4万字的竹简,内容涵盖《秦律十八种》《效律》《秦杂律》《法律答问》等十余部分,涉及刑事、民事、经济、行政等多个法律领域,勾勒出秦代严密的法律体系。
图为云梦县博物馆展出的简牍。
“这些竹简是公元前3世纪秦代官吏‘喜’生前使用的法律文书,伴随他走过一生。”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,竹简被放置于墓主棺内,既体现这些法律文书是“喜”生前珍视之物,也折射出秦代官吏“以法为教”的职业信仰。
秦简展厅里,借助AR技术,“喜”穿越时空,以老友口吻,讲解秦朝法律:“未来的你们好呀!我是两千多年前大秦的‘喜’,今天就给大伙儿讲讲咱秦朝的律法……”
展开剩余31%图为云梦县博物馆展厅。
近年来,云梦县充分发挥博物馆全国法治教育基地作用,深耕“科技+文博”路径,通过AI时空快照、VR体验馆、时光邮筒、数字家书等交互设备,将静态文物转化为动态体验,2024年文博综合销售收入突破500万元;同时,积极举办学术年会、研学实践活动,切实把秦简法文化的当代价值融入全面依法治国实践,打造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法治云梦建设实践样本。
“秦简不仅是历史文物,更是取之不尽的法治思想宝库。”云梦县法学会负责人表示配资之家官网,未来将继续深挖秦简文化资源,通过学术研讨、普法宣讲等形式,推动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,为现代法治建设注入文化动能。
发布于:北京市钱程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